编者按:
阳春三月,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上海站在抗击疫情的风口浪尖。山海心相连,泰安市中心医院闻令而动,选派60名精兵加入山东医疗队“鲁”力守“沪”!
总有一道光划破黎明前的黑暗,总有一些背影率先逆风前行……【守“沪”有我】系列报道,将聚焦战“疫”中的他(她)们,展现中心医院人“名中心 做中心 人民健康最中心”的热血与担当!
一个微笑,可以拉近距离;一个眼神,可以增加信任;一个动作,可以温暖人心……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养老年科闫琳把“患者当亲人”,在援护工作中用温暖打动着患者的心。
因为使命在肩
所以勇往直前
初到上海,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援“沪”医疗队员们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入驻方舱医院前,闫琳与“战友们”进行了严格的院感知识培训、操练和考核,时刻做好投身“战场”的准备。保证在治疗护理方舱内患者的同时,又能做好各项院感防控工作。
“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平安归来!”闫琳的话铿锵有力。
4月7日,进入方舱后,医疗队员们开启了“白+黑”战斗模式,巡视病人、测量体温、监测血氧、核酸采样、发放药物、生活物资、终末消毒……在“舱”里的每一分钟都是忙碌而充实。
她们轮流进舱,一整套厚重的防护服穿着在身,工作起来至少6-7个小时不停歇,不吃饭喝水,不上厕所,还要精准地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加之上海32°C高温天气,从身体上、工作难度和强度上都给了闫琳与“战友”们不小的挑战。在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以及整个医疗团队相互加油打气,坚定必胜的信念让她们信心倍增,动力满满。几天的工作下来,大家慢慢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
除了护理、救治工作之外,闫琳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隔离之后,病人难免会有恐惧感、无助感,这个时候就格外需要医护人员的陪伴。她和队友们在舱内经常会与病人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助病人慢慢消退恐惧感,不断在援沪的最前线迸发着温暖而又坚韧的“齐鲁力量”。
用心守“沪”的日子
汗水与感恩并存
在这些天的守“沪”中,队员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感动。有的患者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患者用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和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向他们传递着温暖的力量……
对闫琳影响最深的是一个五岁的小姑娘,在方舱里,没有妈妈陪伴,身边只有远房的嫂子照顾。了解到情况后,她与队员们陪她唱歌、做游戏,还送给她礼物,以此抚慰着这个小孩子的身心。“她和我的小女儿同岁,看到她让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姑娘很有礼貌,也很配合治疗,还说自己要和我们一起打败‘小怪兽’。”说到这里,闫琳不禁勾起了思念。原来在支援上海前,因为泰山医养中心实施封闭管理,她已经连续工作近半月没回家,出发前,甚至来不及与年幼的孩子及家人道别,便匆匆奔赴一线。“医院和家人支持,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赢得胜利!”
长长的黑夜它到底还黯然多久
闪烁日光灯原来它就是种烟火
感觉到春风夏雨隐藏在双眼
就这样迎接这阵雨
说好了暂缓再继续
I'll stay with you
等待着日出
不想说多累 多辛苦
总有人会知足
Stay with you
这是闫琳最喜欢的一首歌,也鼓励着她和“战友”们在这场战“疫”中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她说,能够有幸参加此次援沪任务,能够战斗在抗击疫情前线,也是护理职业生涯的一次难忘经历,更是自我价值的一次实现,自豪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
记者/郑华鑫